連歐巴桑都應該懂的十二因緣

常律法師出了一個視頻《(連歐巴桑都聽得懂)十二因緣法》,在《南傳因緣大經(北傳大緣方便經)》尊者阿難對世尊這麼說:「不可思議啊,大德!未曾有啊,大德!這緣起是多麼甚深與顯現甚深,然而對我來說,卻看起來像“明顯明顯的”」世尊對阿難說:「阿難!不要這樣說!這緣起是“甚深與顯現甚深的”」,所以十二因緣到底是阿難說的“明顯”呢?還是佛陀說的“甚深”呢?就很值得探討了,我有一篇〈正解十二因緣〉,裡面詳述從部派到佛使比丘論爭的過程與結論,在此節錄精華說明,佛陀在《大緣方便經》說緣起法甚深在於〔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〕,也就是《雜阿含39經》的「識住」、《雜阿含372經》的「識食」以及《雜阿含287經》的「有→生」,部派把「識與名色」輾轉放在前面的「識」,卻去處理「有→生」,就變成“結生識”,佛使比丘否定結生識,所以把前面的「識」當成“認識”,卻沒有去處理下一生,兩邊各執一半所以有了爭論,整個十二因緣的爭論點在「識」和「有結」說不清。

「根境為緣生識」,凡夫「識住(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)」,聖者「識不住(只有根境之緣)」,所以生識、識住、識不住三者要先弄清楚,某法友混淆「生識」和「識住」,說識一定要住(有所依),他把“攀緣的住”和“根境為緣”混淆了,有些人混淆「生識」和「識不住」,生識在講“認識”,每個人都有認識,但絕大多數的凡夫在認識中會識住,只有極少數的阿羅漢生活在識不住,這要經過一連串的修行,不能因為根境為緣所以直說識不住,這個道理就跟直說五陰無我一樣,五陰無常是自然的,五陰有我是凡夫,五陰無我是阿羅漢,不能因為五陰無常(自然的),就直說五陰無我(實證的),否則滿街都是阿羅漢了,現在學人特別強調現觀,所以根境之緣就被解讀成“歷緣對境”或“六觸入處的因緣”或“生命經驗”,這些都沒有錯,但識俱生受想思,所以十二因緣有「受愛取」的凡夫(流轉),也有「受不愛不取」的阿羅漢(還滅),根境之緣「生識」,必須經過修行解開「識住」,才會導向「識不住」的阿羅漢。

要解開「識住」,就必須看懂《雜阿含39經》:「何等為四?於〔色〕中識住,攀緣色,喜貪潤澤,生長增廣;於〔受、想、行〕中識住,攀緣受、想、行,貪喜潤澤,生長增廣,比丘!【識】於中“若來、若去”“若住、若沒”若生長增廣。比丘!若離色、受、想、行,識有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生(沒)者,彼但有言數,問已不知,增益生癡,以非境界故。」隨佛法師說此經如同天書,一點也不為過,因為1.識攀緣色,是攀緣內色?外色?色如何反饋識?沒說清楚;2.識攀緣受想行,受想行如何反饋識?沒說清楚;3.識於中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沒在講甚麼?沒說清楚;4.若離色、受、想、行,識有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生(沒)者,彼但有言數,問已不知,增益生癡,以非境界故,這段沒說清楚,1.識攀緣外色(境-法塵非色),外色會助長識住,隨佛法師稱為「愛識產生追逐名色的因緣」,結合「根(內色)境(外色)為緣生識」,就被解釋為〔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〕,但這只是狹隘的解釋,因為還有受想行,就跟《心經》一樣,一般都只解釋「色不異空、空不異色」,忽略了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」,識住於內色,內色會助長識住,要從《大緣方便經》來理解:「『若識出胎,嬰孩壞敗,名色得增長不?』答曰:『無也。』」說明識住於內色,內色(嬰孩)才會增長(大),而內色又會助長識住;2.識攀緣受想行,受想行會助長識住,這裡在講“煩惱”的增長,也就是狹義的「有結」,修現見法的只注意這裡;3.識於中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沒,要從《大緣方便經》來理解:「『若識入胎不出者,有名色不?』答曰:『無也。』」說明識要有進有出,名色才會增長,這裡的有進有出,就是“若來、若去”和“若住、若沒”;4.若離色、受、想、行,識有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生(沒)者,彼但有言數,問已不知,增益生癡,以非境界故,這裡在講「四識住」,到了《大緣方便經》變成「七識住」,為什麼?愛修世間定!這段經文在《原始佛教十二因緣經法原說略講(六) 34:10》,隨佛法師只截取了「識有若來、若去、若住、若生(沒)者,彼但有言數,問已不知,增益生癡,以非境界故」,證明沒有若來若去的神識,他忽略還有一個前提「若離色、受、想、行」,因此(1)離開色受想行,才沒有神識;(2)現實離不開色受想行,“反證”有若來若去的神識(如此段的上一段);(3)除了色受想行,識不會住於其它地方(這才是經文要表達的,可參看相應部),所以「七識住」是錯的;(4)要沒有若來若去的神識,必須修到識不住,這段經文多看幾次,就會知道隨佛法師完全解反了,這樣他才能迎合佛使比丘的無我說,那麼所有跟神識、下一生有關的經文,都要通通否定,或無法自圓其說,例如隨佛法師否定神識,又承認有下一生的六根生,就變得跳躍而無過程,因為其過程就是「識入母胎」,《大緣方便經》把這裡解為〔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〕,也是偏重於一邊,我在前面提到,部派強調「有→生」,佛使、隨佛比丘強調「認識與煩惱」,問題就出在「識住」如何解釋,「有結」就如何解釋,識住有今生的煩惱,也有來生的神識,有結也是如此。

〔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〕完整說明已如上述,但是因為中文表達困難和邏輯思維繁複,就讓人頭昏眼花,《大緣方便經》:「『阿難!若無識者,有名色不?』答曰:『無也。』『阿難!我以是緣,知:名色由識,緣識有名色,我所說者,義在於此。』『阿難!緣名色有識,此為何義?若識不住名色,則識無住處,若無住處,寧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憂、悲、苦惱不?』答曰:『無也。』『阿難!若無名色,寧有識不?』答曰:『無也。』『阿難!我以此緣,知:識由名色,緣名色有識,我所說者,義在於此。』」我先把中文順一下「緣識有名色=因識有名色=識緣名色=名色由識」、「緣名色有識=因名色有識=名色緣識=識由名色」,這段經文白話意思:如果沒有識,就沒有名色(增長),因為這樣,我知道名色由識(識緣名色),另一方面,如果識不住於名色,識就沒有住立之處,也就沒有生老病死等,反之,若識有名色可以住立,我以這樣的原因知道識由名色(名色緣識),〔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〕也出現在《雜阿含288經》,這些原本在講「識住、有結」,但是因為《雜阿含287經》提到齊識而還,所以部派在前面就〔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〕提前處理「有→生」,其次,名色為多義詞,在識住時指「色受想行」,在認識時指「境(《雜阿含294經》)」,部派沒有交代這一段,這些是部派的問題,佛使比丘因否定結生識而還原了認識,卻混淆了聖者無我和凡夫輪迴,所以百思不得其解,無我怎麼輪迴?因此兩邊各有問題。

部派還有另一個現象就是過於簡化,《雜阿含372經》:佛告頗求那:「我不言有食識者,我若言有食識者,汝應作是問。我說識是食,汝應問言:『何因緣故,有識食?』我則答言:『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,有有故,有六入處;六入處緣觸。』」“能招未來有令相續生”南傳翻為“未來再有的出生”,所以未來有指下一生(不是佛使比丘的求生,見《相應部》即知),也就是十二因緣的「有→生」,但這裡又講“有有故,有六入處”,從十二因緣的「有」跳到「六入」就怪怪的,這裡的「有」既是未來有、也是過去有,兩步驟簡化為一步驟,它的意思是:未來有能生未來六入,因此現在六入來自過去有,緣起確實是三世的,《雜阿含298經》:「若不知前際,不知後際,不知前後際……是名無明。」有些人誤解《雜阿含46經》:「不顧過去色,不樂著未來色」以及無我,因此反對三世緣起,正確態度應該是:知有三世、但不顧念過去、不欣樂未來、於當前觸(受)起修,佛教修行步驟止觀禪,止可以修成神通知三世,禪可以思維經典法義知三世,唯有觀觀不到前後世,總之,斷今生煩惱,就能斷「識住、識食、有結」,下一生就不再生,是謂「無生」。

費了一番唇舌,才把十二因緣的混淆說清楚,所以緣起法當然如佛陀所說“甚深”,但也不是不能說清楚,近代學人漸漸知道,十二因緣是立體且往返的操作,因此可能是一種口訣,佛在世時,弟子聽完法義,當場得法眼淨比比皆是,既然阿難說緣起“明顯甚淺”,現在又要讓歐巴桑聽得懂,我就試著白話說看看:佛陀說人會有老病死,是因為你生下來了,自然界的生命都是「生老病死」的定律,那為什麼會被生下來呢?因為有胚胎(胎兒),胚胎是由父精母卵加上神識(靈魂)而來,這裡佛教內部吵了二千多年,這個神識佛教又稱「有結」,有結要怎麼理解呢?很簡單!今天百貨公司有一個LV名牌包,你很喜歡但現在買不起,你會把它放在心上,等你有了錢就會去把它買回來,這個過程佛教稱作「受愛取」,如果得不到就會生煩惱(最大的煩惱是對存有的渴望),煩惱跟神識有互動關係,佛教稱為「識與名色」輾轉,你只要記住一句諺語:「今生的煩惱會成為來生的功課」,當你的眼睛看到名牌包,在心中就有了名牌包的印象,佛教稱作「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」,如果你不知道包包會老舊,或想一直擁有它,佛教稱作不如實知無常故「無明」,你的一生都在無明中追逐,佛教稱作「行」,所以你要知道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,不要去攀緣執取,就不會有煩惱,也不會有下一生的老病死,這樣你就解脫於輪迴了,這比去西方極樂世界還管用,因為去那裏,一樣要這樣修,才能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你常念的經文是這麼說的,與其到那邊畢業,不如在這裡畢業。

留言

購物車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