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結

《大緣方便經》佛陀告訴阿難因緣法甚深,而其甚深處在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」,這就是《雜阿含39經》的「識住」,也就是《雜阿含287經》的「有結」,因此要了解有結必須先了解識住,但要了解識住必須先了解「根境為緣生識」,換言之,生識才有可能識住,識住才會產生有結。

有結的發現來自於「何緣故有老病死」?因為「生」!但世人皆知「有生則有老病死」,如果佛陀跟世人一樣只談今生的老病死,那麼這一生已生,其老病死便不可免,所以佛陀要解決的是「下一生」,沒有下一生則沒有下一生的老病死,這才是「無生法」,有些學人把《相應部12相應12經》的「已生(今生)」和「求生(下一生)」混為一談,其問題的根源在於有結(識住),《雜阿含39經》識攀緣色受想行而住,其中攀緣受想行好理解,這是指煩惱,也就是《雜阿含372經》的觸食和意思食,比較難解的是色,識不僅攀緣外色(境),也攀緣內色(身),長養色身靠摶食,而識食=愛識=識住=有結,這都還只是在今生,《雜阿含39經》「識於中若來若去……」則是在講下一生,對應於《大緣方便經》即「識入母胎」,這被斷滅論者否定了,因為他們錯解《雜阿含39經》,錯解佛陀的無我,忽略凡夫的流轉,所以他們的生只有今生,只有六根生而非胎生,六根會生煩惱,所以「現觀」煩惱即現見法,煩惱的生起為集諦,煩惱的消失為滅諦,他們說這樣叫滅熾然,因此甚深的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」就被解釋成「根境為緣生識,愛識產生追逐名色的因緣」,這是有結的第一個問題。

有結的第二個問題在於,要了解有結必須先了解識住,要了解識住必須先了解「根境為緣生識」,所以「識」是最後的基礎、結果,因此佛陀說「齊識而還、不能過彼」,這個「彼」指識,但南傳把「彼」解釋成名色(這識轉回不超越名色),於是「齊識而還」被解讀為「識緣名色」,「不能過彼」被解讀為「名色緣識」,但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」發生在「有結」,只要把北傳《雜阿含287經》《雜阿含288經》《大緣方便經》和南傳對應的經文一對讀,就可看出南傳的錯誤,簡言之,北傳沒有把「彼」解釋成名色;受到定型句「此有故彼有」的影響,識緣名色的「識」被當成因,就被當成部派「投胎識」或大乘「阿賴耶識」,換言之,根境為緣生識(果),就被當成識與名色互為因果的結生識;「齊識而還」衍生出“無明”與“行”多兩支的問題,這兩支是動名詞,所以無明觸生愛、無明行則取,凡夫識住即有結,有結即「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」。

經過以上說明,識住是輾轉的(識緣名色、名色緣識),生識是立體的(根境為緣生識,三者合稱為觸),所以在「有結」就必須處理這些問題,不會是直線的,因此近代學人認為十二因緣只是口訣,止產生的天眼通確立神識,觀煩惱現見法,禪思整個過程,因為斷欲貪(煩惱)=識不住=斷有結=斷輪迴,所以不用修成天眼通,但也不是只有現見法,因為滅熾然是正思惟完成的,這是十二因緣最精簡、也是最後一篇文章。

留言

購物車
返回頂端